北京:010-88029730
西安:029-89297850
9月19日,财政部通报了8起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直接指向地方化债风险。此次通报时间比去年(11月6日)提前了一个半月,显示出中央的高压态势。对于地方新增隐性债务和隐性债务化解不实等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国家将坚持“零容忍”态度。财政部在通报中明确表示,将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地方债务平台特别是城司面临着巨大压力,必须对债务风险保持高度警惕。
此次通报的8起隐性债务案例涉及全国各地,其中新增隐债7例,化债不实1例,具体包括:天津市天津港区、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湖南省属公办职业学校、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海南省临高县、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涉案隐性债务总额为116亿元,较去年通报案例减少了343亿元。尽管总额有所减少,但中央的态度依然坚决,问责力度进一步加大:
不仅有6年前的违规案例被曝光,还有官员被终身追责,即使调任或辞职也无法逃避责任。此次问责的深度和广度也有所增强,问责主体更加多元,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更加多样。具体类型包括:地方向国有企业借款(3例)、公办职业学校以租代建(1例)、以公立医院等为主体贷款(1例)、向融资租赁公司借款用于偿还存量隐性债务(1例)、要求代理银行垫款支付(1例)和以特许经营权质押融资(1例)。
例如,2018年6月至2023年5月,天津港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向天津保税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天津天保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累计借款147.32亿元,并全部转借给天津临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用于偿还其存量债务,最终形成新增隐债73.97亿元。2018年11月,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与岳阳湘女文化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采取以租代建的方式建设新校区,通过每年支付租金1233万元和以三产委托经营(包含新、老校区)的方式进行回购,期限30年,总金额4.5亿元,形成新增隐性债务4.5亿元。
连6年前的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也被揪出,表明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不会因为时间久远而被放过,体现了中央追究到底的决心。这些事件中,相关责任人受到了严肃问责,即使已经调任或辞职的领导也难逃处分,以杜绝任何侥幸心理。
持续严厉的问责背后,反映出地方债问题的严峻性。自2017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以年均16.3%的速度迅速增加,远高于同期名义经济提高速度的7.8%。截至2023年末,地方政府法定债务余额已达40.74万亿元。这只是显性债务的部分,地方政府财务报表之外的隐性债务问题,更像是一颗随时有可能爆炸的炸弹。
这颗“炸弹”何时最危险?导演希区柯克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电影镜头拍摄三个人玩扑克,突然桌子爆炸了,这并没什么悬念。但如果镜头让观众知道桌下有一个定时炸弹,而牌桌上的三个人却毫不知情,他们还在打牌、开玩笑,起身离开又回来,观众的神经将会持续处于一种混合着期待、震惊和焦急的状态。现在我们对地方隐性债务的感受,就如同面对一枚“桌子下的炸弹”。它切实存在于中国经济的运转之中,难以完全纳入政府债务管理系统,有着非常强的隐蔽性和极高的潜在风险。
没有人确切知道隐性债务的具体规模。据一些机构的测算,这一数字可能在50-70万亿元之间,甚至有推测认为超过70万亿元。假设我们按60万亿元来估算,加上40万亿元的显性债务,地方债务总额将达到100万亿元。按照3%的利率计算,一年的利息支出将达到3万亿元,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地方财政每天平均要支付82亿元的利息。
背负如此沉重的债务负担,连还本付息都成为巨大的压力,更不用说发展和提供公共服务了。与看电影不同,这一次,我们既是观众,又是镜头中那几个打扑克的人。近年来,公共服务“崩了”的事件屡见不鲜:
地方财政每天都要面对三个问题:要还多少钱?去哪里筹钱?实在没钱了怎么办?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慢慢的变成了许多地方财政的常态。化解隐性债务已经到了箭在弦上的地步,这是国家和地方共同面临的难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采取配套的解决措施。
今年,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等12个省份被要求严控新建政府投资项目。根据国务院的要求,除了供水、供暖、供电等基本民生工程外,这些省份的省部级或市级政府在2024年不得启动新的建设项目。这一举措与化解债务的大局密切相关。
这12个省份无一例外都是高债务省份,地方债务形势与财政实力严重不匹配。以青海为例,其债务率(政府债务余额/GDP)甚至高达739%。因此,叫停基建项目是应对债务风险、保障财政可持续性的重要措施。
这些省份陷入债务困境,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是因为在基建项目上的无序扩张。过去,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地增长,大量举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但部分地区的基建项目远远超出了实际的需求,甚至成为装点政绩的“面子工程”。尤其是在一些中西部地区,机场建得宽大宏伟,公路修得密布如网,但使用率却极低,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钱是大把大把地花出去了,但老百姓心里却感到冰凉。
如今,要化解地方债务,这些地区的“无效基建”和“过度基建”必须停止。然而,仅仅叫停这些省份的基建项目是远远不足的。庞大的存量债务仅凭地方政府自身的力量,根本没办法消化。国家不得不亲自介入,推动地方债务的置换和展期。今年发行的超长期万亿国债,正是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通过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推进化债进程。
在北京购房这一重大决策上,是否入手新房已不再是一项简单的投资行为,而是要求购房者深思熟虑并结合多重现实条件作出明智选择。如今的时代背景下,盲目购房难以复制过往的财富增长神话,取而代之的是对市场敏锐度和购房专业相关知识的深度倚重。尤其在楼市分化日益明显的当下,每一个购房决策都需要精心策划,以免因误判而导致资产价值的潜在损失。
为此,广大购房者亟需借助专业的房产服务平台,来确保自身不动产配置的安全与增值。不论是初次置业的新手,还是经验尚浅的购房者,都能在我们的专业指导下,避开购房陷阱,找到最对自己最合适的房产项目。现诚意邀请有购房意向的朋友,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我们的官方微信,就可以享受到一对一的免费咨询服务。
此外,我们特设了丰富的互动平台,包括新房交流群、区域购房群及特定项目研讨群,为大家提供实时的市场资讯、专业的买房答疑、实地看房专车接送服务,以及极具吸引力的新房现金补贴,金额高达万元级别,切实帮大家在购房过程中节省成本,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所以,购房不仅要有精明的眼光,还要懂得合理规划利用各种资源。加入房大地微信交流社群,让我们携手共探北京新房市场的脉搏,共享第一手购房信息,一同开启您的理想安居之旅。
西城区学区房神盘“中海京华玖序”即将开盘!海淀南路12号项目,非常有可能对接“八一学校”实现100%直通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