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010-88029730
西安:029-89297850
空军某部官兵约请滇东某县前锋小学师生来到部队观赏,为学生介绍空军展开前史、叙述空军英模故事。黄道强摄
岁末年终,回忆一年来的双拥作业,咱们又增添了许多新的温暖回忆:全国品德榜样评选,武士榜上有名;赞誉全国民族联合前进榜样个人,拥军作业者名列其间……
2024年,公民戎行传承双拥传统,饯别为公民服务主旨,活跃支持村庄复兴、促进民族联合、对偏僻欠发达区域展开医疗和教育帮扶,以实际举动书写了公民戎行爱公民的誓词。今日,让咱们通过一组暖心镜头,重温这舍弃不断的鱼水深情。
“这块硅化木化石,是乌鲁木齐市捐献给咱们的。它既是一块宝贵的化石标本,也是舰市之间友谊的见证……”
年终岁尾,在北部战区水兵某支队水兵广场,刚刚分配到水兵乌鲁木齐舰不久的新兵,正倾听某部分政治教训员马志勇叙述战舰与命名城市之间的故事。
“2024年,乌鲁木齐舰喜事连连,连续获评全国民族联合前进演示单位、全国民族联合前进榜样团体,咱们的‘第二故土’也有多家单位和个人遭到赞誉,全舰官兵备受鼓动。”马志勇说。
同一时间,远在数千公里外的乌鲁木齐市文化中心北广场,城舰联合打造的巨型舰艇模型招引许多市民停步。自模型建成以来,市民打卡活动参加量已打破107万人次。
“乌鲁木齐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百万以上人口内陆城市之一。”马志勇说,“咱们的舰艇以乌鲁木齐命名,既让‘海风’吹进了戈壁,也让水兵远航时多了一分挂念。”
了解乌鲁木齐,必定少不了了解新疆五光十色的民族文化——共建之初,乌鲁木齐舰便与乌鲁木齐市洽谈拟定了加强民族联合互助的10条具体措施。每年,乌鲁木齐舰会遴选官兵赴乌鲁木齐市展开主题党日活动,乌鲁木齐市则派出宣讲团为官兵介绍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展开成果。
2024年夏天,乌鲁木齐舰举行“海疆万里行·北海之旅”夏令营,约请对口援建的乌鲁木齐县榜首中学、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二小学少数民族师生代表登舰观摩见学。从天山脚下来到黄海之滨,少数民族师生领会到了祖国宽广,与水兵官兵结下宝贵友谊。
在乌鲁木齐舰上执役的少数民族兵士,也是民族联合互助举动的受益者——他们常常受邀为官兵介绍民族文化,还发挥能歌善舞的专长,热心参加舰上文艺演出活动,很快生长为兵士主干。
联合凝集战斗力。在乌鲁木齐舰市一同尽力下,乌鲁木齐舰官兵练兵备战劲头十足,3年两赴亚丁湾,荣立团体二等功。
到了年末,青藏高原进入农闲时节,但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红柳村的温室大棚内,仍是一片繁忙现象——游客们正背着竹筐采摘新鲜蔬菜,乡民们则在一旁解说辅导。
“本年的一大改变,便是‘冬闲’变成了‘冬忙’。”刚被提名青海省劳动榜样的红柳村村支书李国善告知笔者,2024年头,帮扶该村的陆军某旅助力红柳村将大棚蔬菜栽培工业晋级为农家乐,一年下来,游客多了,乡民收入涨了,村子的相貌也更美了。
部队帮扶之初,红柳村通过展开枸杞栽培工业赚到了“榜首桶金”。后来,该旅调研剖析发现,当地因为海提高,气候、土壤条件欠安,新鲜蔬菜价格一向居高不下,便主张红柳村展开温室大棚蔬菜栽培工业。
随后,该旅为红柳村援建两套新式装配式节能日光温室大棚,并帮忙引进配套栽培技能和管理经验。几年曩昔,红柳村已建成26座、总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大棚蔬菜栽培效益可观。乡民李荣耀说:“每年大棚里的马铃薯一丰盈,还没有来得及入库,就在田间地头被抢购一空。”
面临市场需求的扩展,该旅助力红柳村工业晋级,通过“专业合作社+供销社”的形式,加快一二工业交融,促进团体经济从“小生产”走向“大市场”。
村里有了合作社、加工坊,开起了农产品直销店。直销店销售员向笔者介绍,现在店内的农产品销路越来越广。“咱们的产品都是自产自销,价格实惠、质量牢靠。正逢年末,许多人都从这儿订货年货,咱们的产品插上‘翅膀’走向了全国各地。”销售员说。
为延伸工业链条,进一步带动乡民增收,本年头,在该旅的协助下,红柳村开端布局以休闲休假、生态观赏与农家乐为一体的生态旅行工业。在红柳村新建成的农家乐土中,游客既能够轻松的享用采摘趣味,还能将蔬菜现场烹饪品味。“展开旅行工业让乡亲们吃上了‘旅行饭’,又不影响高原生态环境,这一步走对了。”该旅领导说。
近年来,红柳村先后获评“全国村庄旅行要点村”、青海省“高原美丽村庄”。“当年这儿只需沙窝窝里的一排红杨柳。”送走周末的最终一批游客,李国善说,“现在,红柳现已成了咱们村的手刺。咱们盼着下一年有更多的游客来这儿赏高原美景、体会农家风情。”
12月下旬,在滇东某县前锋小学操场上,一队官兵进行的刺杀操扮演气势如虹。
这是前锋小学第二届文体艺术节开幕式,驻军某部官兵受邀参加,为学生演示军事体育项目。
“行将曩昔的这一年,咱们校园在部队的支持下,展开了不少国防教育活动,既约请官兵来到校园展开军训、上国防课,也安排不少学生走进兵营,体会兵营日子。”前锋小学教训主任杨林说。
12月21日,滇东某县前锋小学举行第二届文体艺术节,驻军某部官兵受邀参加,并演示刺杀操。黄道强摄
本年9月,作为“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的一项内容,该旅约请校园师生来到兵营观赏。步入荣誉室,英豪飞行员的业绩引来学生赞赏;来到训练场,兵士们的擒敌拳令咱们摩拳擦掌。观赏空隙,适逢该旅战机启航执行使命,起飞的轰鸣声一会儿就招引了学生们。
“没想到能亲眼见到战斗机,竟然这么大!”榜首次看到战机起飞,前锋小学学生赵博宸激动不已,目光中满是对飞翔蓝天的等待。
“这一年来,走进兵营的学生们对战机的猎奇、对蓝天的神往,也带给我许多牵动。”在活动中为学生解说的该旅干部张文静说,“这些活动,不只开阔了学生的视界,也在他们心中描画出未来的形状。我想,这便是让学生走进兵营的含义。”
现在的前锋小学,4层高的教育楼宽阔亮堂,校园里有军事训练场。这些,都得益于空军航空兵某旅的援建。
“当年咱们榜首次来前锋小学的时分,有的教室房顶还漏雨。”空军航空兵某旅干部陈峰说,“那时旅党委决议,呼应国家教育帮扶的方针,首先要改进周边校园的条件。”
从晋级硬件设备做起,该旅为前锋小学补葺校舍、置办课桌椅,还为校园装备多媒体教育设备,建起军事训练场。
校园里的“军味”,不只体现在训练场——展开援建以来,该旅遴派主干参加校园课外活动规划,不只在体育课上添加队列训练等内容,还为学生开设军事体会课程。使用校园里的军事训练场,该旅共拍照制造7部军事体会课教育视频,用于教育推行。
为协助困难家庭学生,该旅建立“蓝色圆梦”助学基金,广泛发动官兵参加捐赞助学活动,至今已赞助90名学生。在该旅活跃协调下,军地每年举行教育帮扶军地联席会,在教师选调、送学训练等事项上靠前对接,近3年为校园弥补了一批“新鲜血液”。
2022年,前锋小学挂牌“八一爱民校园”,成为戎行在全国援建的360所“八一爱民校园”之一。
“教师们常说,咱们的学生在机翼的保护下生长,也在战鹰的托举下腾飞。”校长闻小艳说,“我期望咱们咱们好好学习,长大后既能成为建造家园的前锋,也争当保家卫国的前锋!”
迎着北风,北部战区总医院医疗队本年第4次来到西藏阿里区域展开巡诊义诊。
“金珠玛米来了!”在阿里区域札达县联合广场,看到“金珠玛米门巴”(藏语,意为“医师”)又来义诊,数十名藏族大众围拢过来,为医疗队成员献上皎白的哈达,表达感谢之情。
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医疗队赴西藏阿里区域札达县巡诊。孙 巍、郑洪通摄
札达县地处偏僻,天然环境恶劣、基础设备单薄,医疗资源缺少一向困扰着当地大众。札达县公民医院仅设有5个临床科室和3个医技科室。本年,北部战区总医院共组成4批次医疗队赶赴札达县,展开巡诊义诊、训练医疗技能、捐献医疗设备。
在海拔3700多米的札达县公民医院,医疗队成员、护理长李静小心谨慎地为91岁的藏族白叟卓玛做恢复护理。
本年9月,卓玛被确诊为高血压,需求常常吸氧。但因为卓玛不理解汉语,听力欠安,护理很难与她有用交流。
为了解白叟不肯吸氧的原因,李静请来懂藏语的护理巴桑与卓玛交流,才理解是因为吸氧管较长,有时会缠在身上,阻碍白叟举动。
找到了缘由,李静就一句一句渐渐解说、翻译,耐性肠收拾吸氧管、做演示,调整氧流量直到白叟习惯。通过耐性交流,白叟总算安静下来,承受吸氧。
看到白叟的指甲多年未剪,现已弯曲,李静又找来指甲剪,将白叟的手指甲修剪平坦。
这次前往札达县公民医院,医疗队成员还有一项使命,便是了解本年为医院装备的高压氧舱作用怎么。
“通过7次医治,我已能在家简略活动,不必坐轮椅了!”医院高压氧科护理长王冰读到患者次乃拥珍发来的信息,脸上显露笑脸。
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医疗队赴西藏阿里区域札达县巡诊。孙 巍、郑洪通摄
61岁的次乃拥珍因缓慢脑供血缺乏,常常会呈现头晕、头痛症状,需求高压氧医治,但曾经,只需几百公里以外的阿里区域医院才有高压氧舱。本年8月,北部战区总医院辅导札达县公民医院开设高压氧医治中心,次乃拥珍成为榜首批体会者。
“高压氧医治中心开设不到半年,现已为数百名藏族大众减轻病痛。”王冰说,“这一年来,每次收到藏族大众恢复好转的音讯,对咱们都是一次鼓动,鼓励咱们持续更新设备、提高技能,为更多遭到疾病困扰的大众服务。”
为处理札达县大众治病就医实际困难,医疗队还自主开发“视讯保藏”长途视频治疗体系,约请医疗专家展开长途临床辅导。
新年前夕,医疗队结束使命,踏上返程。一名医疗队成员在日记中写道:“一来一回,咱们的行程上万公里。作为公民军医,只需大众需求,再远咱们都会义无反顾!”
而同一时间,在北部战区总医院,下一批医疗队现已集结结束,整装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