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信息

“作为中国石化的员工很幸福”

发布日期:2024-11-12 13:26:27作者: hth华体育app官网登录

  “李队长工作那么紧张,却能牢牢记住我们30多名哈籍员工的名字,每次准确喊出我的名字时,都让我特别有归属感。”“我们中国有句俗语‘有缘千里来相会’,我早就把你们当自己的好兄弟、好伙伴了!”结束了一天的工作,SINOPEC-935钻井队哈萨克斯坦籍员工德拉基和队长李新望坐在休息区聊天,说了很多心里话。

  年初以来,在哈萨克斯坦西部的油气田项目,中原石油工程哈萨克斯坦公司SINOPEC-935钻井队的3口井连续刷新了区块钻完井周期最短纪录,获得“三连冠”的美誉。这支钻井队不仅在实践中锻炼出卓越的技术实力和高效的执行力,而且是中哈两国友谊的生动见证。

  今年3月,哈萨克斯坦籍钻工德拉基加入了SINOPEC-935钻井队。他很快发现,这里既是工作的地方,也是充满温暖和关怀的大家庭。

  德拉基的全名很长,也很拗口,但在哈萨克斯坦工作了20多年的李新望总是能准确无误喊出他的全名。除了日常的工作交流,李新望还关切外籍员工的生活状况。有一次,德拉基生病请假,李新望专程带了水果去探望,并安慰道:“好好休息,尽快康复!”

  为了帮助外籍雇员尽快融入钻井队,李新望还专门制作了一个记录表,详细记载了每位外籍雇员的个人隐私信息和喜好。而他们也会帮助中方员工解决语言问题,下班后,德拉基经常用图画的形式耐心教李新望学习俄语。“李队长,今天教您几个新俄语单词,пластичные глины(塑性泥岩),лопата(铁锹),你看,这是图画,更容易记住。”

  通过日常交流和互动,他们之间建立起坚固的信任纽带。这个跨国团队也因为这一些细节更团结,彼此之间结下了深厚友谊。

  “沙吾列提,等一下,你忘记检查现场的安全情况了。”郭俊的声音从沙吾列提身后传来。

  一次起升作业后,井架工沙吾列提忽略了安全检查细节,被平台经理郭俊及时有效地发现并纠正,“起完钻后要用二层台的链子固定所有钻具,否则大风容易把钻杆吹乱;绳索也要做捆绑处理,否则容易缠绕游车造成事故;用过的工具也要带下来,否则会跌落到钻台,容易砸伤人。”意识到错误的沙吾列提停下脚步,略带歉意地回答:“对不起,郭经理,我太着急了。”

  借此机会,郭俊组织了一次增强员工安全意识的会议,强化大家对潜在风险的认识。“如果不仔细检查,可能留下安全风险隐患。”

  此外,在日常工作中,每次作业前,郭俊都会详细讲解安全规程,并鼓励队员提问题,确保任何一个人都清楚了解如何预防事故发生。

  作为去年才加入SINOPEC-935钻井队的哈籍员工,沙吾列提并不熟悉钻井操作知识。为帮助像他这样的外籍员工迅速适应钻井环境,钻井队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除了提供中俄双语培训资料和一对一指导,还定期举办模拟演练、紧急疏散演习和急救知识培训,提升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此外,钻井队还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率。这些措施不仅帮助新员工迅速适应岗位要求,而且促进团队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文化。

  很多新加入的外籍员工通过持续学习与实践,很快掌握了岗位技能。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他们变得更沉稳和细心,能从容应对各种挑战。SINOPEC-935钻井队构建了一个高效、充满人文关怀的工作环境,使每位员工都能找到归属感,顺利进入工作角色。

  “奴里克,今天咱们接着比试俯卧撑啊!”从钻台下来,司钻唐直学拍了拍哈籍带班队长奴里克的肩膀,跃跃欲试地说。就在前一天,奴里克与唐直学比试时以30比29的微弱优势赢得了比赛。

  钻井队每周都会组织“俯卧撑大赛”,鼓励大家健身、增强体质。此外,在日光强烈的天气,钻井队会专门发放防紫外线的太阳镜,有效保护眼睛;每天上班前,钻井队还会为员工测量体温和做身体检查,确保工作环境有利于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斋月期间,为保障哈籍员工有序工作和身心健康,郭俊合理的安排每天的饮食和作息时间,督导哈方餐厅提高饭菜质量,适当增加牛奶、水果的供应量。在遇到下套管、安装封井器等高强度重体力工况时,郭俊第一时间与哈籍员工们沟通,时刻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情况,及时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

  一项项贴心的措施,让哈籍员工切实感受到了温暖,大家的干劲儿更足了。“郭经理就是我们的贴心人,让我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作为中国石化的员工很幸福!”哈籍司钻巴特尔感动地说。

  “ 关爱外籍员工是常态化工作。我们时刻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共享发展成果。”郭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