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简介

中小银行风险正在凝聚!

发布日期:2025-02-21 02:02:12作者: hth华体育app官网登录

  提到银行,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国内的六大行,这六大行的安全性自然毋庸置疑;但在六大行之外,我国还大大小小分布着数千家小型银行,而这些小型银行,跟着时间的累积,它们的风险也在逐步扩大,到今天已经隐隐有量变到质变的可能。

  数据显示,我国一共有大约4000家小型银行,在这些小型银行中,许多都由负债累累的地方支持,并主要依赖短期货币市场和银行之间的借款来筹集资金。

  从2021年之后,国内房地产行业就直面下行,加上内需复苏乏力,许多小型银行深受波及,因贷款增长放缓和不良贷款的激增遭受重创。

  根据路透社对过去12个月内国内银行文件的计算,2024年我国至少有290家农村银行和农村合作社被并入更大的区域性贷款机构。

  这一轮小型银行合并潮,也是自2000年初,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最为全面的一次整合。

  截止去年6月底,我国农村或小型银行一共有3700家,总资产规模高达57万亿元人民币,这一个数字约为澳大利亚银行业规模的两倍,也相当于美国银行业规模的三分之一,总量大、风险高,也可以让我们去警惕。

  过去房地产旺盛的时候,许多小型银行积极向房地产开发商和地方融资工具提供贷款,为房地产和基建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但今天随着基建的放缓和房地产的下行,这也让小型银行更容易受到经济放缓和市场动荡的影响。

  官方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去年第三季度,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坏账比率达到3.04%,几乎是整个银行业1.56%的两倍。

  贷款的钱收不回来,又面临着支付储户的高额利息,一来二去,小型银行自身的周转就会出现问题。

  这些小型银行的合并往往只是通过整合破产机构,最终小型银行合并在一起后,反而创造出了更大的“问题银行”。

  好处在于,这些合并能够大大减少风险银行的数量,形成更大的机构,也便于监管可以有明显效果地,但坏处在于,这一策略仍旧没办法解决不良资产的问题。

  当下不少中小银行存在客观的经营压力和区域风险特征,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也进入关键阶段,村镇银行“批量”解散也在预期之内。

  2024年,我国注销了两百多家银行,这一个数字超过了过去三年的总和,防范化解今天中小银行面临的风险是重中之重,但如此大的金额,中小银行又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呢?

  我们都知道,中小银行是地方乃至房地产开发商的融资工具之一,很重要;在2021年后的房地产下行浪潮中,中小银行面临的风险和困难也是最大的。

  后疫情时代,国人的存款浪潮也开始上升;新冠三年的存款总额就超过了过去十年的总和,目前银行里躺着一百多万亿的存款,这也让那些中小银行面临的成本更高。

  没人借贷,更多人存款,银行的利润也就更低,对中小银行来说,它们的生存空间也岌岌可危。

  央行2024年评级显示,357家银行被划为高风险“红区”,其中农合机构和村镇银行占比超过80%。

  中小银行一方面吸收的存款慢慢的变多,另一方面发放的贷款坏账也比较高。部分中小银行不良贷款率超过5%,远超行业平均1.6%,资本充足率也低于监管红线。

  本质上,今天中小银行的风险还是源自于市场机制和行政主导之下的结构缺陷,最终仍然需要平衡市场和行政主导之间的平衡。

  中小银行能够最终靠重组合并来集中处理,但最终的风险,仍然需要用时间来慢慢消化。

  过去数十年中小银行野蛮生长,迅速扩大,负债和风险也在不间断地积累,随着实体需求的不足放缓,利率的三轮下调,银行业的最终出路,可能还需要借鉴国际经验。

  日本中小银行的兼并重组也是从20世纪90年代地产泡沫破灭开始的,原因也是因金融体系和房地产高度绑定,最终出现了大量的不良贷款。

  日本银行重组兼并的最大的目的也是为减少过度竞争。在同样的地产泡沫破灭后,社会缺乏有效需求,只有通过合理的兼并重组,中小银行才能够慢慢走出困境。

  盛极而衰往往只需要一瞬间,但要想从衰转盛,则在大多数情况下要数十年的时间来修复这样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