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

为新兴起的产业安全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发布日期:2025-03-07 16:38:36作者: hth华体育app官网登录

  从业人员取得相关安全生产资质认证既是法律和法规的刚性要求,也是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安全、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基石。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金陵石化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张春生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建议通过简化优化培训与复证流程、统一全国资质标准、细化明确特种作业工种范围以及加强监管与服务保障等有效措施,构建高效、灵活、规范的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资质管理体系。

  张春生指出,目前安全生产资质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复证周期短、培训时间长。比如,炼化企业不同岗位的从业人员需定期完成安全管理、特种作业和特定种类设备操作等取复证,复证周期一般在3年至4年,每次复证需参加8个至16个学时的培训。此外,因培训资源短缺、考试排期滞后,不同程度存在复审时间偏长的情况,造成从业人员因资质空档期被迫停工,企业面临用工短缺的风险。

  二是重复取证、多头管理。比如在石油化学工业行业,电工、脚手架搭设人员需同时持有应急管理部门“特种作业操作证”及住建部门“建筑施工特种作业资格证”,导致重复开展相应培训和取复证。

  三是特种作业界定不够清晰。现行《特种作业目录》于2010年印发,已逐渐出现了一些与现实情况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比如,“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涉及范围过宽,实施准入的人员数量过多;涉及制冷与空调设备正常运行操作作业,缺少对大中型制冷与空调设备的界定标准;新兴工种尚无明确资质标准。

  四是额外增加从业人员就业压力。取复证过程中,从业人员需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以及培训考试费、交通费、住宿费等费用,影响劳动者就业质量。有的培训机构甚至借机违规收费,形成灰色产业链。

  对此,张春生建议,改进培训形式与复证流程。推行“学分累积制”替代固定周期复审,允许从业人员通过线上培训、实践考核、参与安全演练等方式累积学分,达到规定学分即可自动延期资质。同时,简化材料提交流程,关联社保、纳税、企业信用等信息,减少纸质证明,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

  推动全国资质标准统一与互认。整合有关部门资格要求,明确通用资质与行业特殊资质清单,梳理、合并同类资质证书。建立跨部门互认机制,推广“一证通”模式,持证人员在跨地区、跨行业从业时,无需重复考核。建设全国资质数据库,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实现资质信息实时核验与电子证照跨区域调取。

  明确特种作业工种分类与标准。按照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及时修订《特种作业目录》,对照作业场景、行业差异、技术复杂度及风险等级,准确界定特种作业人员范围。如,新增无人机操作、智能设备运维等新兴领域资质标准,为新兴起的产业安全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加强监管与服务保障。实施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动态考核与退出机制,严厉打击“收费包过”等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针对因行政延迟导致的资质失效问题,开通应急“绿色通道”,提供临时电子凭证应急。 (记者 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