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010-88029730
西安:029-89297850
“爱戴的爸妈,孩儿不孝!我是一个武士,祖国现在要求咱们的时分到了,不管是在哪里上战场,儿子不会给您们丢人,也不会给家园父老乡亲丢人,一定会勇敢杀敌,争夺建功。”
它写在从笔记本撕下的一张纸上,尽管最终没有寄出,但一向被肖志平当心地保存着,记录着他和战友们当年在祖国西南边境阅历的战役年月。
11月25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阳新,肖志平向记者叙述了“遗书”背面的故事。
肖志平1956年出生于湖北阳新。从小,他就酷爱体育,专长是乒乓球、篮球。1976年他应征入伍,成为50军的一名兵士。1977年,他参与团篮球队,荣立三等功一次。1978年他参与师教导队和师三项队,被评为全师三项优异标兵。1978年8月,他担任三排九班长,同年在三军大比武时,又荣立三等功一次。
1978年11月,肖志平连刚参与四川成都的一次军事演习,回来暂时驻地时,忽然接到上级指令,一切参与军事演习部队的武士,当夜回来驻军地点地。当晚12时回到营房今后,一切部队接到指令告诉,全师进行一级战役预备。
1978年12月,肖志平被提升为四连一排排长。很快,部队里又多了一些从其他当地抽调来的老兵,“要交兵”的气氛越来越浓。
其时,肖志平还不理解他们要奔赴哪里,履行怎样的使命,可是依据部队的要求,每一个人都要预备两个包袱,一个是随身上前哨的包袱,别的一个则是“留守包”。
肖志平说,随身的包袱,便是每个人自己的随身衣物,没有太大不同,而“留守包”的含义,就大不相同。包里除了自己的一些钱、个人物品,还要求每人写一封家信。尽管没有明说,可是任何一个人都清楚,大战在即,这就应该说是每个人对家人、亲人们的一次表白、问候。假设没有从战场上活着回来,这封信便是对家人的离别,是“遗书”。
在自己的“留守包”里,肖志平在一张从笔记本上撕下的纸上写下了这样的遗书:
“爱戴的爸妈,孩儿不孝!我是一个武士,祖国现在要求咱们的时分到了,不管是在哪里上战场,儿子不会给您们丢人,也不会给家园父老乡亲丢人,一定会勇敢杀敌,争夺建功。爸妈定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仅仅儿子不孝,这次上战场,不知还能回来不,惋惜的是不能给您们尽孝了!请原谅儿子,等来生再好好的贡献您们了!最终,请谨代表我向哥、姐、妹和亲人们问候。此致,还礼!遗书人:肖志平 1979年1月28日。”
45年后再回想,肖志平说,其时他和战友们的心境都是无法形容的,“哪一个人不想平缓、和平,哪一个人又想去交兵呢!可是,咱们是我国武士,为了祖国的需求,咱们都知道,自己有职责为了国家,为了公民的健康,不怕流血和献身,去勇敢杀敌、勇于献身自己的生命。这便是咱们武士的职责啊!”
带领全营“尖刀排”,第一次见到线日,肖志平地点的连受命随团,从兵营驻地动身,向西南边境集结待命。
肖志平现在还记得,1979年2月26日下午快天亮时,全连在广西进行补给,弥补弹药、,“我其时也领了一支冲锋枪和子弹、手枪弹,还有手榴弹、急救包、干粮。我要求全排兵士配备好弹药,扎好绑带,穿好小钢板军鞋,这是在南边山地作战有必要要穿的,还要带上镐锹东西。”1979年2月26日6时,肖志平地点的一排接到第一个使命,充任全营尖刀排。
这是肖志平缓战友们第一次阅历实在的战场。他的确领会到了,交兵不是电影、小说里讲故事那样轻松和理想化的。可是,当总攻指令建议时,肖志平忘记了惧怕,手上端着冲锋枪,指挥全排,向全排兵士大喊一声:“战友们,为了祖国的安稳和安全,公民的美好,变革的顺畅,不要给家里亲人们丢人,怕死不从戎,从戎不怕死!”
1979年3月7日,肖志平自动请缨,带领部队进攻敌军4号阵地。当部队推进到离敌人100米处时,冲在最前面的三班被敌人发现了,“我其时正好也运动到离敌前沿不到150米,我看到一个敌军带着几个人,对我三班兵士猛烈地扫射和投手榴弹,一时阻挡了三班的进犯。我端起冲锋枪,一个点射将敌击毙。就在这一瞬间,我排三班吴世红火箭筒班长第一个冲上敌阵地壕沟上沿,他刚冲上阵地就被敌军打中,献身了。”
对张正田的献身,肖志平多年来一向难以忘怀。他还记得,张正田把烟盒拆开,在战役前夕,郑重地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天亮了,张正田却献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