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010-88029730
西安:029-89297850
走进乐山金口河的铁道兵博物馆,一首咱们耳熟能详的歌曲《铁道兵志在四方》在馆内环绕。这首歌被称为“铁道兵心灵之歌”,不少参观者听到后不由跟着一同合唱。
“背上那个行装,扛起了那个枪,雄壮的那个部队声势赫赫,呀!你要问咱们那里去呀,咱们要到祖国最需求的当地。离别了天山千里雪,但见那东海呀万顷浪,才听塞外牛羊叫,又闻江南稻花香。们那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呀,铁道兵兵士志在四方……”这首歌1962年4月宣布,歌词由铁道工人黄荣森创造,韩志修正,郑志洁作曲,是其时不少铁道兵都爱唱的歌曲。
《铁道兵志在四方》旋律雄壮节奏铿锵,副歌部分重复吟唱的铁道兵志在四方,生动刻画了兵士们在祖国最需求的当地,为之支付汗水和芳华的进程。这在不少老铁道兵的军旅生计里也得到表现。
70岁的遂宁市蓬溪县宝梵镇的老铁道兵钟大体,曾参与青藏铁路和襄渝铁路的建筑,屡次荣获军功。正如歌词里所唱,他们四海为家,寄情祖国工作。1974年3月,他从襄渝线转战去了青藏线。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人在这儿简单胸闷气短,冬天飞雪最低温度达零下20摄氏度,高原缺氧环境无论是烧饭仍是蒸馒头都不简单熟。所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就和战友制造出一个高1.2米、直径1米的大型高压锅,为咱们供给了后勤支撑。回想起自己作为铁道兵的战斗历程,他总结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忠实爱国、无私奉献、不怕牺牲、奋斗进步、开拓创新、应战极限。”(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