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010-88029730
西安:029-89297850
(深圳晚报记者 秦瑶)日前,2024年“广东好人”发布暨文明实践效果报告活动在广东工业大学举办,当乐善好施类“广东好人”名单揭晓时,刘坤德的姓名被大声念出,现场掌声雷动。这位七旬白叟,用半生饯别公益坚持,将深圳“开荒牛”精力从建造工地延续到关爱退伍军人的公益战场,成为新年代城市文明的鲜活注脚。
1966年,基建工程兵第二支队在嘉峪关建立时,18岁的刘坤德是从9600名新兵中选拔的9面军旗的18名护旗手之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刘坤德带领战友们转战深圳,成为经济特区建造的第一批“开荒牛”。
2007年的白内障手术,成为刘坤德人生的转折点。术后重见光明的瞬间,他想到的却是:“还有多少战友在黑私自挣扎?”自此,这位旧日的“开荒牛”回身成为公益“点灯人”。他匿名捐款为甘肃、贵州、广东三地400余名困难群众完结复明手术。
尔后,他还联合深圳市关爱举动公益基金会建议“开荒牛复明基金”,累计投入300余万元,带动社会力气筹资近百万元,协助1800多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2019年,刘坤德捐出200万元,联合战友建议“退伍军人关爱基金”,将公益规模从两万名基建工程兵扩大到全市十万名退伍军人。在他的带动下,企业征集善款超500万元。基金建立三年,累计帮扶困难退伍军人1700余人次,开展活动80余场,掩盖上万人次。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机制立异。基金联动300余家企业建立“关爱共同体”,构成“政府倡议+基金会搭台+社会参加”的深圳形式。2023年,该形式被写入《深圳市退伍军人服务保证蓝皮书》,成为全国样本。
2023年,两万名基建工程兵团体转业深圳40周年。刘坤德策划了“8+1”问候举动。他更致力于让前史“活”起来。他赞助出书《深圳基建工程兵口述史》,还出资创造歌曲《追梦老兵》,乃至将战友名录入藏军事博物馆。
2021年,他推进建造的“深圳开荒史展厅”对外开放,这儿既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老兵们的“关爱综合体”。深圳市关爱举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占恒以为:“刘坤德让‘开荒牛精力’突破了年代边界。他证明,贡献不是曩昔的荣光,而是继续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