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010-88029730
西安:029-89297850
為救人,他沖進過“火海”,曾屡次下到滿是有害氣體的礦井,也曾被炸藥包圍……他便是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總工程師肖文儒。
38年來,肖文儒和他的戰友們參與了700屡次存亡營救,從垮塌的礦山、地道、山體中成功救出1000多名被困群眾,創造了多個救援奇跡。
现在,他仍願為應急救援拼盡全力。他說,要“永遠做黨和公民的‘守夜人’”。
事實上,礦山事端救援是世界性難題。礦山企業大多是地下開採,在生產過程中,遭到水、火、瓦斯、煤塵、沖擊地壓等多種致災要素的影響,一旦發生事端,這些致災要素在井下有限空間內交織疊加,產生高溫濃煙、二次爆破等次生災害。
肖文儒回憶,上世紀90年代,他曾帶著兩名隊員對一同煤礦火災事端進行救援。當時,該煤礦通風不良,礦井下積存的幾十噸煤塵在中部巷道發生自燃。“那真是生與死的考驗,水與火的洗禮。”現在想起來,他仍不由得慨叹。
到達現場后,肖文儒和隊友舉起水槍開始滅火,但水槍裡噴射而出的水柱攪起了更多煤塵,火光跟著就沖出來了,井下發生了二次爆破。提早預判到這一情況的肖文儒,讓隊友們“悉数趴下”。而趴在地上的肖文儒手持水槍繼續滅火。肖文儒說:“我知道氧氣是有限的,一向打火就能操控火勢。假如當時我中止滅火,或许就犧牲了。”
2018年6月5日,遼寧省本溪市龍新礦業有限公司思山嶺鐵礦办法井井口發生炸藥爆破事端,形成14人逝世、10人受傷。事端發生后,根據應急办理部布置,肖文儒榜首時間趕往現場,當晚在井口附近指導救援,對散落在廢墟中的炸藥、雷管渾然不覺。直到天亮后救援人員整理現場,他才發現自己被炸藥包圍。
本年1月,山東棲霞笏山金礦發生严重爆破事端,多人被困在600多米深的地下。肖文儒帶領專家團隊初次創新應用鑽孔救援技術,會同各方力气逐個破解難題,11名礦工在被困14天后成功獲救,被譽為“教科書式的經典事端救援事例”。
在救援過程中,被困人員通過鑽孔傳遞上來兩張紙條。榜首張寫著:“望救援不断,我們就有期望,謝謝你們了!”第二張寫著:“麻煩再送一部電話,做為備用。聯系不到你們,我們就找不到黨了。”
在700屡次“存亡營救”中,每一次都是肖文儒和戰友們從死神手裡搶人。從上世紀80年代太原大大小小的礦山事端救援到2010年山西王家嶺煤礦特別严重透水事端救援,到2019年四川宜賓杉木樹煤礦透水事端救援,再到本年山東棲霞笏山金礦严重爆破事端救援……许多严重事端的救援現場,都有肖文儒“逆行”的身影。
在肖文儒的辦公室裡,终年放著一個裝有救援裝備和換洗衣服的行李箱,接就任務就能“說走就走”。当即出發去救人是肖文儒日子的常態,他均匀每年在外執行救援任務100多天,有一年乃至超過200天。
在救援現場,肖文儒往往一待便是幾十天。多年一線救援“火裡來水裡去”,加上救援壓力巨大,以及時常風餐露宿,日子作息不規律,肖文儒患上了關節炎,心臟血管也嚴重阻塞。醫生建議他必須進行心臟支架手術。
手術后,醫生要求他要規律作息、減輕壓力。家人也讓他依旧身體,他卻比曾经更拼了。
2017年6月24日,四川茂縣突發山體垮塌。接報后,肖文儒攜邊坡雷達趕赴現場,經過精准研判,帶領救援人員進入作業區。由於過度疲勞,加之酷日暴晒,他出現了血壓升高、頭暈等症狀,靠吃藥強撐下去。
在出發前,肖文儒像平常一樣,告訴家人内情出差調研,但家人在電視上看到他正在現場救援。肖文儒的姐姐打電話給他,生氣地說:“剛做過手術,你不要命啦!”看到被困的人一個接一個被救出來,肖文儒說,“能把人從逝世線上拉回來,一切都值了。”
救援現場的相片和視頻幾乎佔滿肖文儒的手機相冊。他對自己參與的大大小小的事端救援的具體時間、搶救人數記得一览无余。肖文儒說:“這些可不是相片、數字,都是一條條人命、一個個家庭。”
應急救援人沖鋒在前,救出了別人的家人,卻很難兼顧自己的小家。肖文儒兒子曾在一篇以“我的父親”為題的小學作文中寫道:“我很少能看到我的爸爸,因為每天早晨在我起床的時候,爸爸已經離開了家﹔我晚上睡覺的時候,爸爸還沒有回來。”
那時,兒子也曾對肖文儒說:“我遇到困難想找人幫忙的時候,都想不起來你。”
這些年來,肖文儒殷切感遭到國家應對重特大災害事端的處置才干顯著提高。但他也看到,當前,我國的安全生產形勢仍然嚴峻,各類事端時有發生。作為一名應急救援人,肖文儒表明,將堅持公民至上、生命至上,自覺扛起應急“守夜人”的職責,在公民需求時,不畏艱險,沖鋒在前。
“他是救援戰線上的老兵,具有很強的現場把控才干,是我們救援的主心骨。”在應急办理部礦山救援中心二級調研員、副處長歐陽奇的形象裡,肖文儒始終堅持隻有下井勘查,才干把握榜首手情況,救援行動才更有用。救援遇到困難時,他會毫不猶豫地下井找原因。
礦山事端救援是集專業性、技術性、業務性、實戰性於一體的系統工程,要想實現安全救援、科學救援,不僅需求專業知識,還要有實戰經驗以及擔當精力、奉獻精力和竭誠為民的情懷。
肖文儒也看到,當前我國應急救援領域還存在專業人才稀缺、科技領域“卡脖子”、人員培訓與办理缺乏等問題。特別是“在‘全災種、大應急’要求面前,礦山救援隊伍要在‘一專’的基礎上實現‘多能’。從‘救’向‘防’轉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许多的坎要邁。”
實戰經驗對於指導現場救援有很粗心義。每次有急難險重的任務,肖文儒會盡量帶年輕一同參與,讓他們長見識、增本領、強才干。他說,“年輕的要多帶去現場歷練。”
在路上、在現場,他會捉住每一個“傳幫帶”的機會,不遺余力地傳授經驗、講解知識、教授办法。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三級主任科員喬天楷說:“跟肖總工出差是我最榮幸的事,也是我們年輕進步的最好機會。”
现在,肖文儒從事礦山救援事業已近40載,许多早年間同他一同入行的人都改行了,但他還是舍不下這份事業。肖文儒說:“其他行業有许多人干,但礦山救援需求我,需求我這30多年的實戰經驗,我的作业有價值,我願意傾盡全力。”(記者 趙麗梅)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