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48812】我国人民基建工程兵第203师前史大事记

发布日期:2024-06-26 18:03:50作者: hth华体育app官网登录

  1971年5月16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国防科委、二机部一次会议代表的说话时指出:“二机部所属矿山,长时刻在矿下作业,容易得职业病,卫生条件再好,时刻久了,也容易得,尤其是放射性。所以,只干一段时刻比较有利,今后转到其他出产岗位。一个矿山不能地面人许多,地下人很少,人力就糟蹋,终究出路总要走工改兵,施行兵役制。”并指示:二机部选几个试点,获得经历再推行。

  1971年9月10日,国务院、指示,赞同将二机部在辽宁、广东、四川、浙江四省的2个地质大队、6个矿山,整编为我国人民基建工程兵第201.、第203、第205师和第608团。

  我国人民基建工程兵第203师前身为核工业部(原第二机械工业部——国务院第三办公室)在广东省的铀矿地质矿山单位——原中南三0九地质勘探队,部属铀矿和地质勘查等9个企业单位。

  年头,主席在掌管举行中心书记处扩大会议,会上决议当即组成找铀部队,为研发核武器供给急需的铀资源。

  4月,华南地质勘探局二九一大队的前身——由40多人组成的中南三○九地质勘探队二分队(又叫广东队;广东省第三地质队)在湖南长沙组成。

  10月,三〇九队二分队受命进入广东境内勘查,从零开端揭开华南区域铀矿地质勘查的前奏。

  11月,普查四小队队员王昌发率先在翁源县新桥区域的贵东岩体触摸带发现矿化反常,但再往前便是苏联专家列出的禁区——花岗岩带。他打破捆绑进入花岗岩岩体内追索,终究找到一条较好的反常带。这一发现鼓动了找矿部队,我们打破条框束缚,在花岗岩掩体内展开细心查找,总算鄙人庄、张光营、竹山下、仙人嶂等区域的花岗岩体内相继发现大批铀矿点,为我国寻觅花岗岩型铀矿创始了先河。

  4月,三〇九队一起在粤东区域,先后发现河源、桃源、若干等地铀矿点、带,并进行揭穿、点评作业。

  7月,三○九队普查三小队和七小队别离在仁化县棉花坑、油洞、大坪及书楼丘水石等地发现铀矿化点;三〇九队九分队在南雄县澜河区域发现铀矿化点;十一分队找矿员周四宝、罗鹏飞、谢本武等在翁源下庄一带发现花岗岩体内部含铀硅化带。

  6月,第二机械工业部三局派出作业组安排中南三○九地质勘探队十一分队兴办翁源下庄土法炼铀厂。

  8月17日,十一分队选用三局作业人员王明健研讨发明的从铀矿石中直接提取重铀酸铵(黄饼)方程和简易流程工序,并运用毛竹、陶缸、木桶等粗陋东西成功的制作出了榜首批重铀酸铵。

  同月土法炼铀厂正式投入出产。至1962年,该炼铀厂共制出重铀酸铵71吨余,占全国出产总量的67%,为我国1964年10月成功爆破的榜首颗供给了首要原料。

  10月,二机部依据主席“一定要开展原子能工作”的指示和中南三○九地质队十一队(现二九三大队)供给的“期望”矿区的铀矿勘探效果和地质材料,先后派出谈少怀、简林生(组长)、刁玉才、杨春海、张集骥、王书林6人抵达翁源县下庄,筹建广东榜首铀矿——四四一矿(七四一矿前身)。6人被矿区称为建矿初期“六大员”。

  10月25日,国家计委、国防工办补批四四一矿规划使命书,规划规划出产矿石××吨。r 年末,广东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被指定承当七四三矿基建工程使命。

  2月21日,经第二机械工业部赞同,拟在南雄澜河七四三矿建一座年处理X万瓶矿石的我国榜首个选用清液萃取流程的现代化铀水冶厂。

  5月1日,广东榜首个铀矿七四一矿(原四四一矿)在翁源建成投产,矿区坐落广东翁源北部和江西全南山区。

  5月,中心书记处书记、我国人民总参谋长罗瑞卿到南雄观察铀矿挖掘状况。

  9月29日,二机部赞同七四三矿——2期工程规划使命书,规划是年处理矿石×万瓶。

  7月1日,七四三矿三○一工区建成投产,从建造到投产,共一年另四个月,发明了其时全国二机部体系快速、节俭建矿的样板,遭到二机部领导及专家、同行的高度赞扬。

  1月1日,七四三矿铀水冶厂建成投料试车,一次试出产成功,出产出合格的铀化学浓缩物。

  4月1日,七四三矿铀水冶厂正式投产。从1964年3月开端挑选厂址建厂到出产共用时一年零10个月,为全国现代铀水冶厂建造最快的厂。

  3月2日,七四五矿筹建负责人张兴刚(七四三矿副矿长)、张宽(七四一矿副矿长)等一行17人到矿区——锦江河畔开端创业。1969年6月6日,二机部军管会事务小组批复,要求七四五矿建造当即上马。

  10月10日,第二机械工业部转发国防工业军管小组、国防工办1969年9月25日“关于广东长江矿规划使命书的批复”:赞同建造广东仁化县七四五矿,规划年产矿石××万吨,并就矿建造年处理××万吨铀矿石的水冶厂,要求于1972年建成投产,终究产品为“131”。

  10月,七四三矿镭重选厂开端试出产,同年11月10日,第2次试出产成功,接连试出产14天,出产出合格的产品532.33公斤。

  依据国务院、指示,拟将二机部中南209地质勘探队及所属广东六个地质勘探队以及公营七四一、七四三、七四五三个铀矿山整编为师、团级建制的基建工程兵部队。

  9月30日,依据国务院、指示试点,下发(1971)55号指令,将二机部中南209地质勘探队及所属广东六个铀矿地质勘探队及七四一、七四三、七四五矿三个铀矿山计9个企业整编为我国人民基本建造工程兵第二O三师,师长:杨火星;政委:张崇贤。部队代号为“广字790部队”。六个铀矿地质勘探队整编后别离代号为791(驻地河源)、792(驻地乳源龙南)、793(驻地南雄百顺)、794(驻地仁化)、795(驻地平远)、796部队(驻地翁源江尾);原741、743、745矿三个铀矿,整编后别离代号为广字797(驻地翁源小寨)、798(驻地南雄澜河)、799部队(驻地仁化长江)。

  1月,依据国务院、(72)2211号文件,基本建造工程兵正式列为独立军种。二0三师从属代管。六个铀矿地质团别离改编号为617、618、619、620、621、622团;翁源、南雄、仁化三个铀矿团改代号为623、624、625团。

  1月18日,624团(七四三矿)镭浮选厂建成试车,是年8月试出产成功,出产出合格的代号303产品431.66公斤。这一新产品的诞生,填补了我国这种产品出产的空白。

  1972年,我国人民基建工程兵203师医院在韶关建院,原从属基建工程兵二○三师,团级建制。

  7月,203师改为建字820部队,从属二机部兵办领导。原617、618、619、620、621、622六个铀矿地质团别离改代号为821、822、823、824、825、826部队;翁源、南雄、仁化原623、624、625三个矿山团改代号为827、828、829部队。

  1月,基建工程兵领导机构正式树立。李人林任主任,副总理谷牧兼政治委员,机关首要设指挥部、政治部、工程部、后勤部等。

  1月,建字820部队(203师)受命改称基建工程兵第27支队,部属九个团和一个独立营(南雄全安203师修补营)。支队所属官兵2万余人。原821、822、823、824、825、826六个铀矿地质团别离改代号为261、262、263、264、265、266大队;原827、828、829三个铀矿团别离改新代号为267(翁源团)、268(南雄团)、269(仁化团)大队。

  5月3日,国务院、赞同从27支队(203师一部,后改为华南地质勘探局,师级建制)中将矿冶部分剥离出,新组成树立25支队(203师一部,后改为核工业部广东矿冶局,师级建制)以背负矿山、水冶使命。

  7月1日,25支队正式组成树立,下辖翁源267、南雄268、仁化(两个团)269、270四个大队。

  8月,25支队更改代号为“我国人民基建工程兵00259部队”。所属267、268、269、270四个大队别离改代号为00251、00252、00253、00254部队.

  5月,00253、00254两个团兼并,兼并后运用代号:00253部队(后改745矿,矿辖501、503、504三个工区和508水冶厂)。

  1983年,时任主席的做出决议:我国人民裁军100万。史称“大裁军”。从1984年开端,三军部分正规部队,大批的我国人民基建工程兵和铁道兵,纷繁被整体裁编、吊销部队编号或团体就地退伍、转业。25支队和27支队名列其间。

  1月,27支队00271、00275两个团兼并,兼并后运用代号:00275部队。

  9月7日,经国务院、赞同(国发【1983】138号),在第25支队教导队基础上,树立韶关矿冶技工校园,县团级建制。

  1983年末,二十五支队吊销原部队建制,正式改编为核工业部广东矿冶局(地、师级),部属七四一、七四三、七四五三个采矿、水冶大型联合企业和一个县、团级的韶关矿冶技工校园,1984年元月正式启用新的公章。

  1月,依据国务院、(1983)138号文件的告诉,吊销基建工程兵,施行兵改工团体转业。规则驻广东省韶关市的25支队改编为核工业部广东矿冶局(地、师级),并将00251、00252、00253部队三个团铀矿团,从头康复各单位原企业的矿山称号741、743、745矿。我国人民基建工程兵27支队受命转归当地,改为核工业部华南地质勘探局(地、师级),所属00273、00274、00275、00276部队各地质团别离改为华南地质勘探局296地质大队(驻地广州花都)、291地质大队(驻地佛山三水)、295地质大队(驻地福建龙岩)、292地质大队(驻地广东河源)、293地质大队(驻地广州花都),原二机部直属00272部队改为294地质大队。两局均直属第二机械工业部(核工业部)领导。

  1984年5月31日,00252部队全团千余官兵团体脱下戎衣“兵改工”。团体整转后,

  即203师修补营,组成时刻不详,从属203师823地质团,营级建制。运用编号:00273部队,驻地广东南雄全安镇。详细状况待考。

  始建于1957年。其前身为二机部二○九队实验室,1972年整编为我国人民基建工程兵第二0三师实验室,1979年组成为我国人民基建工程兵00279部队研讨所,县团级建制。1984年景建制改编为核工业华南二九0研讨所,单位所在地广东省韶关市。

  前身系我国人民基建工程兵203师医院,1972年在韶关建院,原从属基建工程兵二○三师,团级建制。1984年1月,二○三师改为二十五、二十七支队后,该院归属基建工程兵二机指挥部(核工业部)统辖,更名为核工业部四一九医院,现从属我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安全环保质量部所辖(县、处级二级甲等归纳医院)。

  1983年9月7日,经国务院、赞同(国发【1983】138号),在我国人民基建工程兵第25支队教导队基础上树立韶关矿冶技工校园(校园初名),校址设在韶关市东郊莲花山原部队库房,建制为县团级,从属于核工业部,受核工业广东矿冶局领导。 经两年筹办,1986年7月被赞同正式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