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质

把青春融入祖国壮阔的边海防线甘愿做戍边“钢钉”

发布日期:2024-07-26 14:31:05作者: hth华体育app官网登录

  “守好边防线,我们的身后是万家灯火!”“我们甘愿做戍边‘钢钉’,做祖国边防的铁壁铜墙!”铿锵有力的誓词在礼堂回荡,豪迈的英雄气概带给学员们深深震撼。

  近日,由陆军边海防学院学员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故事剧《钢钉》在该院上演。正逢毕业季,这部剧的创演,是该院积极地推进强军文化建设、以英雄文化培塑学子戍边情怀的具体措施之一。

  情景故事剧《钢钉》全剧分为4幕,以4个生动感人的故事,展现边防军人的爱情、战友情、爱民情、家国情。

  “你怎么失联了?我很担心你!”面对亲人的追问,剧中的边防连连长不知道怎么来回答。

  “把绳子割断,要不然我们两个都得牺牲!”战友在悬崖峭壁上的舍生赴死,让人悲痛万分。

  “连长带着官兵让我们修路盖房子、翻地种石榴,让我们都富起来了。”驻地群众真心爱戴边防官兵,官兵也把驻地当作第二故乡……

  边防军人舍小家为大家,守护着万家灯火;他们与战友同甘共苦,结下生死与共的战友情;他们把驻地群众当亲人,扶贫帮困、排忧解难,书写军民鱼水情深……剧中的这些情节感人至深,也是陆军边海防学院毕业学子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表达出他们为国戍边的决心意志。

  “这部剧实际上也是演未来的自己。”在电视剧里扮演某边防连连长的学员樊晋玮说。在该院学习期间,无论是课堂上的边海防专业相关知识,还是营院里潜移默化的文化环境熏陶,都让他感受到边海防的魅力,坚定着他选择边海防的初心。樊晋玮说,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毕业后能到西藏工作,“在边防线上奋斗,这样的人生很纯粹、很有意义”。

  “把边防军人的故事讲好,讲给每一个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人听,让大家对边防军人有真切的了解。这是我们排演这部情景故事剧的一个初衷。作为边海防专业院校,我们有这个责任和使命。”该院政治工作处领导介绍。

  近几年,该院积极地推进强军文化建设,修建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事迹陈列馆、“传承红色基因”教学中心、边海防精神文化专题馆等。他们总结提炼“永不生锈、永不退缩、永不偏移、永不松动”的“钢钉”精神,通过营造沉浸式育人环境,培塑学员对“钢钉”精神的认同,在学员中叫响“我的专业是边海防,我的战位在边海防,我的未来在边海防”,教育引导一批批学员扎根边海防、建功立业。

  学员努尔德那来自新疆阿勒泰,在情景故事电视剧里扮演一位生活在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叔。“除了美丽的风景,我的家乡还有可爱的边防军人和他们对祖国清澈的爱。”努尔德那说,“我来自边疆地区,考入了陆军边海防学院,毕业后希望回到家乡,当好边境线上的守卫者,为家乡作贡献。”

  一场文化演出也是一堂思政课,带给观众以心灵启迪。着眼年轻学员特点,该院在提升思政教育吸引力、感染力上不断探索,把发生在边海防的鲜活故事和英雄人物事迹,写进歌词、编进剧目、创演成舞蹈作品,为学员思想政治教育注入生机活力。

  学员王成洋是一名士兵学员。当年,他刚入伍没多久,就随队前往边境地区执行任务。在那里,他看到村里屋顶上飘扬着五星红旗,乡亲们站在路旁鼓掌迎接他们。一位老人说:“有你们在,我们就放心了。”听着老人的话,王成洋内心很受触动。那一刻,他体会到边防军人的职责,也感受到戍边的光荣。

  在创排阶段,导演王珮将王成洋等戍边军人的真实感受、体会融入创作,使情景故事剧更加贴近生活、触动人心。

  剧中官兵如同“钢钉”般扎根奉献祖国边海防的故事,令人印象非常深刻、大为感动。带着这份来自文艺作品的感动,记者又走进学员队,探访毕业学习成员与英模对话、向英模学习的活动。

  祖国广袤的边海防线上,有坚守的英雄,有感人的故事。对该院学员们而言,戍边英模的故事,是最鲜活的教材;榜样的力量,最能引领他们的成长。

  前不久,该院邀请一等战功荣立者马权斌、“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扎根开山岛的“时代楷模”王仕花等英模走进学员队,与毕业学习成员面对面对话交流。

  “我们军人必须有敢打必胜、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和血性担当。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刻起,就应该做好扛枪上战场的准备。”一等战功荣立者马权斌坚定地说。他胸前缀满军功章,吸引着学员们的目光。

  “这枚军功章,是我们连24名官兵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牺牲的战友是高山下永不凋谢的花环,更是共和国旗帜上血染的风采。”那一枚枚勋章,诉说着马权斌和战友们在枪林弹雨中舍生忘死的英雄事迹。

  听了马权斌的讲述,学员们表示,作为未来的边海防军人,要像前辈那样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

  “岛虽小,它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国旗插到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家。”扎根开山岛的“时代楷模”王继才、王仕花,用行动证明了对信仰的忠贞。他们奉献海防事业的故事,激励着学员们把青春融入祖国壮阔的边海防线。

  “老王(王继才)曾经说过,打仗的时候我们没赶上,现在守岛必须有我们。岛在哪,家就在哪。我们要把开山岛当作自己的家来守护。”王仕花朴实而深情的话语让学员们很受教育。

  “苦地方、累地方,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巍巍喀喇昆仑不仅把我锻造成了戍边‘钢钉’,也锻造出了团结战斗的英雄团队。”“20多年的戍边生活,其实每一天都很感动。”祁发宝向毕业学习成员传授经验,分享他的戍边经历和心路历程。

  祁发宝回答说:“到了基层部队要吃学习的苦,尽快熟悉情况;要吃心理的苦,尽快融入官兵;要吃思想的苦,热爱边疆扎根边疆;要吃寂寞的苦,学会适应戍边生活,在岗位上实干。”他还鼓励学员在军营这座大熔炉里勇于超越、淬火成钢,鼓励大家将来在边海防建功立业。

  学员们反馈,这次交流活动,不仅为大家提供了与边海防英雄模范直接沟通对话的机会,也为即将走向边海防岗位的毕业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精彩的教育课。

  从一幕幕情景故事的展现中,从一位位英模的真情讲述中,年轻学子感受着心灵的洗礼,汲取着扎根边海防的精神力量,对边海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记者采访结束时,正是盛夏晴朗的下午,烈日炎炎、热浪蒸腾。此时,恰逢学员们体能训练时间,一群年轻学子正在学校道路上奋力奔跑……他们的昂扬风貌和青春身姿,让记者又想起那个生动形象的比喻——“钢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