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010-88029730
西安:029-89297850
为研判工程科技前沿发展趋势,敏锐抓住科技革命新方向,中国工程院等联合发布了《全球工程前沿2023》报告,凝练187项全球工程,研判重点工程前沿未来5~10年的发展趋势和趋势。其中,工程前沿分为侧重理论探索的工程研究前沿和侧重实践应用的工程开发前沿。土建工程领域有多个研究前沿和开发前沿上榜,涉及建筑学、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土木建筑材料等学科方向,聚焦工程科技中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主要研究和技术方向。
人工智能引领,提供新动能。一方面,人工智能持续演进,成为前沿性首要技术。例如,工程研究前沿“基于AI的结构伤害损坏识别及性能预测”,旨在利用人工智能方法,从大量多源多模态数据中提取复杂的损伤特征模式,实现准确识别及性能预测。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行动开启,广泛提升应用价值。AI与工程技术加速融合,有力地推动了基础理论创新和产业化应用。
交叉融合创新,发展新模式。当前,全球科学技术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时期,跨界融合、交叉扩散、群体突破的特征日益明显。一是学科交叉融合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机器人、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等新技术加速向各领域渗透融合,迈向智能化、无人化、精准化、低碳化,催生全球科学技术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一方面,学科从单项创新到系统集成。通过技术集成、资源优化配置达成整体目标,呈现出显著的创新特色;另一方面,学科从并行发展到交叉融合。科研领域出现多技术融合、齐头并进的变革,前沿技术创新释放聚合效应。二是研究前沿与开发前沿加速融合,研究前沿中有开发任务,开发前沿中有科学问题与理论研究。
现实应用驱动,拓展新格局。应用前沿深入发展,以应用场景为驱动,以解决复杂问题为导向。一是从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如“城市历史背景和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数字化技术体系”,将最新的智能化数字技术导入传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领域,提高资源保护工作的体系化、拓展历史背景和文化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未来重点发展趋势为多源数据融合、风险监测感知、评估推演预警、价值传播利用和规划技术集成。二是多目标协同、多维度解决复杂问题。如“巨型地质灾害链时空分布与智能化评估”融合多源数据和智能算法预测地质灾害链的发展的新趋势,开发基于智能技术的地质灾害链实时监测与早期预警系统,构建智能化风险评估和防控决策体系。
以需求为导向,提升新品质。工程前沿的发展将更加聚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更加聚焦满足高水平发展的新需求。首先,工程前沿主要面向构建智能安全结构设施和拓展人类发展空间需求。例如,“基于AI的结构伤害损坏识别及性能预测”等前沿面向智能安全结构设施,“安全韧性导向的高密度城市人居环境空间优化”等前沿面向高质量城市和空间环境。其次,持续在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方面下功夫。例如“装配式构件与模块化结构”等前沿体现工业化转型,“城市更新中的减碳方法与技术”等前沿展现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土建工程领域的每一个方向都蕴含着无尽可能。工程前沿趋势的研判,对把握科技发展大势、降低科技革命的不确定性、推动工程科技的创新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新的起点上,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用好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为美化居住环境,北京市朝阳区康都家园社区联合物业服务企业等在社区南侧小广场的空地上建设“微花园”,挑选了菱叶绣线菊、金叶风箱果、蜀葵、美国薄荷、林荫鼠尾草、金光菊、荆芥等8种花期不同的花草,以保障花园鲜花常开。
为加强既有建筑幕墙安全维护管理,确保建筑幕墙使用安全,有效预防风险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日前,福建省印发既有建筑幕墙安全维护管理办法,对建筑幕墙的维护、检查、鉴定等作出具体规定。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不断拓展绿色公共空间,打造一个又一个口袋公园,让市民在家门口拥有了更多休闲、健身场所。
夏季来临,烧烤渐趋红火,在人们大快朵颐、享受生活的同时,占道经营、噪音扰民、油烟扰民、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也日益凸显。对此,多地城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提升夏季市容环境。
河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近日通报,张家口某天然气有限公司入户安检不到位,未对用户的燃气设施定时进行安全检查。
春日和煦五月行 名城古建匠心凝——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开展《适应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需要的传统建筑工匠建设培育和技能提升路径研究》课题调研
湖北探索危旧房改造新路径 拼抢高水平发展“杆位” 武汉21街坊危旧房合作化改造试点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