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010-88029730
西安:029-89297850
国家十四五对基建给予了新的建设领域,不再是传统的高铁工程、高速公路工程、港口、航空等,而是对国家的基本的建设赋予新的使命。
新基建这一名词应时而生,依照国家新基建发展纲要,新基建的主要包括的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对于传统的总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单位来说,面对新基建市场的变化,自己该何处何从?自己怎样适应新的基建市场?
记得我原来写过有关未来国家基建的大方向,说到:国家十四五期间既定的高铁八纵八横在2028年基本完成,高速路网的八纵八横也会在这个期间基本完成,并且很多高速公路在原有的4车道改扩建成8车道,或16车道。路网基本完成,对于中远期规划的十六纵十六横,短期内不会建设,原因如下:
1、经济因素:全球经济大环境下,产能过剩明显,国家财收减少,已无资金来投资。
工业是国家的脊梁、农业是国家的血肉,路网是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今天大基建的路网成型,国家需要仔细考虑让工业升级、农业不能荒芜,那么新基建会促进向这两大板块倾斜。说白了一句话:改善民生、富民强国才是关键。
而今天的新基建,不论是5g、大数据、特高压、人工智能、互联网、充电桩、还是城际高铁、城际轨道,都是服务于工业,发展工业和升级工业,也就是听得最多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所需要的基础建设。
很多西方国家将AI(ai)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特别是美国,很多经济学家、战略学者觉得:aiAI会改变今天的工业、医药、设计等多个领域,我们的祖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新基建领域,很多投入都是面向AI和为其配套,5g、大数据、互联网等,无不是ai人工智能所需要的基础软、硬件。
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这是传统土木工程人无法涉及到的行业,能参与的可能只有中国通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大数据工程有限公司、华为、中兴等企业,前几天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讲到施工劳务队伍的转型,有两家央企可以合作:中国安能建设集团和中国通信建设集团。
而特高压和充电桩类工程,又契合了中国能建集团和中国电建集团的主业了,所以这两家央企有着多年的电力类施工经验,且整合了各省电力工程公司等,在全国各省的省市区电力公司有着天然的人脉资源存在。
新基建方面,只有城际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是对大湾区、珠三角、长三角、渤海湾等城市群之间的互联互通,也是服务于企业和人员的密集流动和流通。以及省会城市为中心,互联周边地级市的交通框架,对于传统土木工程劳务分包队伍来说,是可以插足的,但这么工程局和劳务分包队伍,还是僧多肉少的局面,能参与必定是实力、人脉并存的结果。
传统土木工程劳务分包,在新的机遇面前,需要思想上、行动上与时俱进,与一些新的总承包企业合作,原来的劳务人员,可能不能完全消化,还需要引进电力、弱电、软件等方面的技术类工程师的加入,才能做好新基建下的劳务分包。
另外:路网类基建的形成,既有的高铁、高速公路、国道等路网,还是需要养护的,那么后期的总承包企业以中标养护类工程为主,劳务分包队伍也需要转变工种了,同时这类型项目,主要以各省的省路桥集团、省建工集团为主,后期的基本的建设锐减,各省会以养活本省施工总承包企业为主,所有养护类工程,也会促进向本省施工总承包企业倾斜,那么自己人脉资源就需要向省一级国企靠拢。
好了施工劳务的朋友们,今天就聊到这里,下次再聊,能关注我原来写过的一些文章,很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