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修路老兵和勇士亲属重走独库公路为官兵和大众叙述奋斗史

发布日期:2024-10-15 16:20:19作者: hth华体育app官网登录

  50年前,数万修路官兵开赴天山,历时9年建筑独库公路,168名勇士壮烈献身;现在,当年修路的老兵和勇士亲属重走独库公路,为官兵和大众叙述奋斗史——

  大山深处秋风渐起,带来阵阵凉意,却难挡南来北往游客们的热心。再过几天,被誉为“全国最美公路”的独库公路行将施行冬天关闭,迎来绵长的“蛰伏”。

  在修路老兵俞振民看来,本年是独库公路特别热烈的一年,也是吐尔根乡勇士陵寝特别热烈的一年。自本年6月独库公路康复通车以来,来来往往的车辆多了,带来了赏景玩耍的游客,也让俞振民见到了许多“亲人”——当年一同修路的老兵和勇士亲属。

  1974年,数万修路官兵开赴天山。经过9年艰苦奋斗,北起独山子、南至库车的我国西部边境第一条国防公路——独库公路于1983年9月建成通车。1979年起,担任建筑独库公路使命的基建工程兵一一三大队在新疆新源县始建勇士陵寝,陵寝选址定在吐尔根乡一座山脚下的某野战医院邻近。独库公路建成后,部队和野战医院连续撤离。

  为了构筑这条“人世天路”,168位修路官兵献出了名贵生命,他们中的46位勇士,就安葬在新源县吐尔根乡勇士陵寝。

  1987年起,留在新源县的几位老兵,开端结伴到吐尔根乡勇士陵寝给献身的战友上坟,俞振民是其间一员。他和记者说,“咱们都很活跃,有的住在乡间,单程要3个多小时,途中要转几回车。夏天这儿草长得快,咱们咱们常常过来除草……”

  一位坚持来陵寝上坟的老兵流着泪和记者说:“一想到他们,我心里就很难过,都是一同并肩战斗的战友,他们献身了,咱们还活着,趁着咱们现在还能动弹,就多去看看。”

  本年夏天,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委区政府约请10余名修路老兵和烈属重走独库公路,并前往吐尔根乡勇士陵寝祭扫。“这么多年过去了,独库公路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我仍浮光掠影……”见到俞振民等当年的战友,阔别多年后第一次回到独库公路的老兵马步青感慨万千,“感谢你们照料战友们,你们太不容易了,向你们问候。”

  勇士刘焕言的妹妹刘焕荣,为俞振民等人送上了一面锦旗,锦旗上写着:“兵哥看护战友情,英豪伴着独库路”。

  “这些年,哥哥的战友们自掏腰包买祭拜用品,从不收咱们的钱,上坟后,还会把相片视频发给咱们……”刘焕荣和记者说,自己远在吉林,这是哥哥献身42年来,家人第一次到墓地祭拜,“感谢哥哥的战友们一向照看哥哥的墓,我特别感动。”

  勇士纪念日前夕,吐尔根乡政府安排乡干部、退休老干部代表、校园师生等来到吐尔根乡勇士陵寝,展开赤色教育活动。

  吐尔根乡小学退休教师查宗乐也是构筑过独库公路的老兵。1985年退役后,他来到吐尔根乡小学成为一名数学教师。查宗乐在和战友们一同为勇士上坟之余,常常在校园给学生们叙述当年战友们献身贡献的故事。

  “战友们长逝在这儿,作为一名老兵,我期望能够经过自己的叙述,让更多孩子们铭记勇士的献身和贡献。”查宗乐说。

  “今日,咱们满怀敬重之情,代表支队1700余名官兵来到这片被风雪雕刻、被年月铭记的天山内地寻血脉之根、祭先烈之魂、寄连绵哀思……”勇士纪念日前夕,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派专人来到吐尔根乡勇士陵寝,祭拜思念为构筑独库公路献身的勇士。

  从苍茫天山到戈壁大漠,再到江淮大地,当年的基建工程兵一一三大队几经调整变革,现为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编号已改,驻地变迁,但“天山精力”被一茬茬官兵赓续传承。

  “修路先烈的故事里承载着一段段峥嵘年月、蕴藏着精力暗码,每一次重温,都是承受一次洗礼。”支队领导介绍,近年来,该支队筹集资金对勇士陵寝进行补葺,并驰援多地展开抢险救援,维护人民大众生命财产安全,用举动向天山英烈问候。

  “整条路有三分之一是悬崖峭壁,百余公里是高山永冻层,机械设备上不去,全赖咱们用钢钎‘蚂蚁啃食’般向前推动。其时,钢钎便是咱们的兵器……”进入秋季,勇士陵寝迎来一拨拨游客,他们倾听老兵叙述修路故事,向修路英豪们敬献鲜花,久久不肯离去。

  “现在,咱们能在这条公路上欣赏美景,离不开当年的修路人。”来自上海的一位自驾游客表明,“咱们会永久记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