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70载辉煌赞歌——致敬永远的基建工程兵

发布日期:2024-05-14 22:44:08作者: hth华体育app官网登录

  沧海桑田,这个曾经拥有50万兵力的响当当兵种,由于一些客观原因,落下了它光荣的历史帷幕,但祖国从来就没将他们遗忘。

  1966年,刚刚稳定的新中国,有很多重要的国防工程需要兴建,而这些国防工程关系重大,需要保密,更需要保质保量。

  于是,国家组建了专门的基建工程兵部队,随国家基建任务的需要,基建工程兵所要承担的任务慢慢的变多,规模也逐步扩大,在鼎盛时期,基建工程兵部队下辖10个军,分为32个支队,总兵力超过50万人。

  从军用飞机场,到发动机制造厂,再到深圳的开荒建设,基建工程兵牢记“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的工作方针,完成了祖国的各项重大基建工程建设项目。

  1983年11月,基建工程兵被撤销,被分配到了武警部队中,成为我军保留时间最短的兵种,却也是对我国基建事业影响最大的兵种。

  在基建工程兵存在的18年间,他们为国防和国家建成大小工程建设项目160多项。

  不论是地质勘测还是资源开采,祖国的每一篇疆土的建设,都有基建工程兵的印记,在那个工业并不发达、没多少大型机械的特殊时代,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脊梁,采用肩背人抗的艰苦模式,奋力为祖国建设一个又一个重大工程。

  这其中,让一代代中国人永远记住他们的,是深圳特区的建设工程及唐山地震的灾区支援行动。

  1976年,在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基建工程兵第一时间挺进灾区,用双手和为数不多的设备做抗震救援工作。

  1979年底开始,2万多基建工程兵来到南海边的小渔村进行深圳特区的开发建设工作。

  在一片荒芜中进行开荒建设,是艰辛的,但是他们抱着建设祖国的激情与敢为天下先的奉献精神,将自己的热血与青春,融入到了这座年轻城市的建设中,为特区移山填海、筑路建房、改善民生。

  友谊商店、电子大厦、市政府办公大楼.....如今这片黄金地带,正是2万多“拓荒者”用他们的黄金岁月筑建而成的。

  何为奉献?是不计较回报的无私,中国基建工程兵的始末,便完美诠释了这个词。

  到了80年代,随着军队信息化专业化的变革,军队缩减裁员已经势在必行,加上机械化程度提高,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与崛起,很多基建项目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力,1983年,基建工程兵被裁撤。

  根据当年的一位老兵回忆,在宣布裁撤的会议现场,几百号人的会场,安静地连一根针都听得见,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

  他们知道,他们是中国建设的排头兵,更是中国的军人,他们爱祖国,所以,他们为祖国奉献是无悔的,祖国需要他们建设,他们一马当先,祖国需要转型,他们当然也全力支持。

  为祖国奉献了18年的基建工程兵,默默并入了武警部队中,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他们不会忘记,祖国也从来就没忘记。

  也许我们会为这支为祖国的基建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兵种的消失而感慨万千,但我们该为他们感到欣慰,因为基建工程兵的撤销,正说明了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与强大,以及祖国的日益强盛。

  当深圳的夜晚的华灯初上,当唐山的早晚高峰车水马龙,当一辆辆车穿梭在川藏公路上,祖国与我们会记得那群可敬的人们,记得他们的歌:

  “我们是光荣的基建工程兵,毛主席的教导牢牢记心上,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是方向,开矿山,建工厂,筑公路,架桥梁,开发资源,拦江筑坝,祖国处处披新装,建设祖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