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010-88029730
西安:029-89297850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壮大,与国际接轨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头等大事,而人才的接轨则成为重中之重。
3月29日,首批33名汽车维修和汽车营销领域工程技术人员,通过中国汽车工程师专业方面技术资格认证,获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颁发的《中国汽车工程师专业方面技术资格认证证书》。
此次在国内汽车行业开展的“中国汽车工程师专业方面技术资格认证”(简称AER认证)是中国工程师国际互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WTO背景下,建立汽车工程领域同行认可的工作平台,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和准确地反映持证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为企业和事业单位选好人、用好人提供相关依据。同时,打响了中国工程师国际互认工作的前奏。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付于武在接受本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认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并且开展的AER认证工作思路充足表现了中国工程师国际互认工作与行业需要的结合。在国内汽车产业迅猛发展所带来对汽车人才强烈需求的背景下,对发现、培养和激励汽车人才成长起到极大作用,也为公司可以提供了评价人才、选拔人才的新途径。
据悉,AER认证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实行分级别、分专业领域认证;二是所发证书实行有效期管理,到期时需通过复审方可继续持证;三是采取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工程技术人员能够最终靠持证认证、持证互认、非持证认证三种方式之一取得认证。这种全新的认证方式是对现行专业方面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制度的完善和补充,能够充分反映持证人所具备的专业能力、工作成就和对新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AER认证目前已经启动的专业领域包括汽车管理工程、汽车产品工程、汽车制造工程、汽车材料工程、汽车电子电器工程、计算机应用与服务工程、汽车维修工程、汽车营销工程,四个级别包括见习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深工程师。
而2006年启动的汽车维修和汽车营销领域资深工程师级别认证工作是这两个专业领域首次对全国开展的认证工作,在整个汽车维修和汽车营销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吸引了众多“技术大腕”的积极参与。经过由国内一流专家组成的认证委员会的严格评审,在申请认证的数十人有33人通过认证,其中维修21人,营销12人,分别来自整车厂的销售部门、社会经销商和维修企业、汽车院校等。
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有关人员介绍,中国汽车工程师专业方面技术资格认证工作将在今后继续不断深入开展下去。为配合认证工作开展,中汽学会已于2006年启动了“车辆工程师培训计划”,与国内吉林大学、湖南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在汽车产品工程领域开展了培训合作。2007年,中汽学会将继续扩大培训工作的领域和合作范围,在国内不一样的地区建立一批见习工程师级别、工程师级别和高级工程师级别的培训基地。
其中,汽车维修领域将重点与各地汽车职业院校合作,建立起一批“双师”型人才培训基地。同时,中汽学会将与深圳威宁达实业有限公司等一些汽车维修实训设备企业合作,借助现代化的教学系统如“金德KV100汽车电控实训教学系统”等进行AER认证培训考核,并通过在《汽车维修与保养》等媒体开辟的“AER认证”专栏实现与申请认证人员和合作单位的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