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信息

80年代推翻一项决策众人顾虑邓公:出问题我负责

发布日期:2025-01-16 03:06:28作者: hth华体育app官网登录

  现如今,很多国家都执行军衔制度,而军衔制度也能体现出军人在军队中的地位和责任,也是国家对于自身能力的一种肯定。但是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军衔制在中国的兴起,却是一波三折。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当初军衔的设置极不合理,大多数并不符合我国当时的国情,继续沿用苏联那套军衔制度并不适合。

  1965年5月22日,人大常委也通过了取消军衔的决定。而通过了这个决定标志着,从1965年6月1日起,国家正式取消了军衔制,军人不再设有军衔。

  军衔制度取消之后,我国军队军装也开始统一着装。干部和普通的士兵衣着除了兜的数量外,没有一点区别。

  军衔制度的取消,是一代伟人毛主席结合当时的国情制定的符合当时国情的国策,因为当时的国家积贫积弱,太多的军衔授予,导致了大量的军费开支,严重的影响了国家发展。

  而军衔取消之后,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由于士兵和领导的衣着一样,我军人员出国访问时,对方根本没办法依据相应的军衔,设置相应的接待规格,这不利于与别国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

  1980年3月,邓公决定恢复军衔的使用。而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第一,对于军队来说,假如没有军衔制,就会影响军队指挥,影响行军打仗。而我们想建设成正规化的军队,就必须设有军衔。

  第二,为了鼓舞士兵,对于优秀的士兵授予军衔,也是对于先进个人的一种鼓励。第三,军衔制的应用也便于与其他几个国家进行军事交流,如果我们也实行军衔制,也能够方便对方做出适合的接待标准,方便进行国际交流。

  而恢复军衔制并不那么容易的,需要面对没有军衔制时期遗留下的问题,例如体质不顺、干部超编、官兵比例不合理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也是在深思熟虑和精简整编后进行的恢复军衔工作。1982年起,军委撤销了铁道兵和基建工程兵,并对领导班子进行大规模调整之后正式实行。

  而在恢复军衔制之后发现,在战争时期军功显赫的高级将领,大多已经不在人世,即使在世的,年龄已高,不能够授予元帅和大将的军衔领兵作战。

  而年轻一代的将领又都是在和平年代成长的,并没有战时那种显赫军功。这件事始终悬而未决,一直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个局面,只能等待邓公亲自决定。

  而在当时,、、三位开国元帅还健在,1955年本该授予元帅军衔的还在军委主席的岗位上。

  当时起草《军官服役条例》的人也是顾虑到这个,在最初起草的版本中还是写上了元帅和大将的军衔,但是最后邓公一锤定音:“和平年代时期,军衔不宜设置太复杂,简单一点,最高设置到上将”。

  于是军衔设置也就变成了现在这种不设元帅和大将的,符合当今国情的3等11级。军衔制以军官的职务、贡献、才能等综合因素作为评判标准,这样子就能够给予每一个先进优秀的个人嘉奖。

  这也标志着,我国人民从此正式的踏入了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新阶段,打开了强军之路的大门。在军人佩戴上属于自身个人的军衔的那一刻开始,军人的责任和使命就已经深深的融入了身体了。戴在身上的军衔不单单是职务和资历,也是一份属于军人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