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010-88029730
西安:029-89297850
自1997年以来,中国人民的序列发生了两个重大的变化,一是军队规模先后裁减50万和20万,二是陆军部队的部分步兵师改编为规模较小的旅。这些改革是怎么来适应中国的军事战略转变的?旅将在中国军队的战役编成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相比很多报告书不厌其烦而又空泛地介绍军队精简,研究“师改旅”的资料在近些年才浮出水面。
本文将试图梳理不同资料来源,以全方面展现这项重要的编制改革,并了解它在整个中国军队改革计划和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比很多报告书不厌其烦而又空泛地介绍军队精简,研究“师改旅”的资料在近些年才浮出水面。 本文将试图梳理不同资料来源,以全方面展现这项重要的编制改革,并了解它在整个中国军队改革计划和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从有限的资料渠道看,“师改旅”似乎是推行战区战役条令所需要的一个重要部份,它需要一种训练有素、快速反应和灵活部署的兵力。其次的目标可能是精简中国陆军过于臃肿的陆军师,完成军队武器装备、编制体制以及作战思想和目标的转型,正如军委主席所说的“努力建设一支精干、高效、合成的军队”。
战区战役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如李楠(研究中国军事问题的专家)所说的跨区支援作战,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调动其他军区的快速反应部队和精锐部队支援一个可能面对局部战争的作战军区。李楠认为的跨区支援作战将“提高政治和外交上的主动权,不必再像冷战时期那样,在有争议的前沿地区维持大量军力。”
跨区支援作战把重心集中在发展快速反应部队及其能力上,而在前方尤其是在有争议地区维持适量的军队。这样,高机动性的快速反应部队构成“间接前沿存在”,这可以在获得心理优势的同时,有助减轻对峙态势,避免冲突扩大化。
中国军队现在为有效应付各种各样的“意外事件、边境冲突和局部战争”。准备了三种层次的快速反应部队。目前在中国陆军的员额中,快速反应部队大约占10%到15%,既20万至30万人,据资料显示大约是14个师和14个旅,不过根据计划,最终将大大地扩充。
机动性最强的当属隶属于空军的空降兵第15军。然而中国的空运能力远低于西方,这显然地严重限制了他们的快速支援能力。此外,根据美国国防部的报告,中国共有14个应急机动作战师。他们将主要是依靠铁路或者公路机动,在大多数情况下要一个星期或更久才可以做到战区。
新的以旅-营的模式编成的机动旅将会在联合战区战役中扮演一个介于前两者之间的重要角色,它规模较小、机动能力强、高技术上的含金量高,便于担负间接前沿存在和跨区支援作战。作为“机动精锐”,机动旅的装备总吨位大大低于机动师,可以更便捷更快地投送到边境地区。详细
实际上,在地面作战部队中,也早有了采用旅编制的先例,即空军于1985~1992年间所编成的三个空降兵旅和海军从1980年沿用至今的海军陆战队旅编制,还有西藏军区1987年组建的两个山地步兵旅。可以说,这次陆军步兵师大规模地转制为摩托化步兵旅,是在先前经验基础上稳妥进行的。
新的摩托化步兵旅大都从乙种步兵师缩编而来,增加了装甲、榴弹炮、火箭炮、高炮、工程、防化和通信等兵种,是可以独立承担战役-战术任务的部队。根据美国国防部的统计资料,中国陆军总共大约有22个师被改编成旅。其他乙种步兵师则转制为武警机动师(约14个)或者预备役师(约1个),现在中国陆军里,几乎已经找不到乙种步兵师了。
也有由历史悠远长久的精锐步兵团扩编改旅的例子,但很少,已知的仅有第27集团军的摩托化步兵235旅,还有的驻香港部队步兵旅(由于缺乏坦克、炮兵力量,尚不能算一个完整的旅)。因此旅的来源基本上还是步兵师精简改编为主。详细
根据《报》的报道,从步兵师改编为精干的步兵旅,士兵与军官的比例从5:1增加到9:1,实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但步兵师团改旅,绝不是单纯地为减少军队人数而进行的裁军,完全是一种编制思想的转变,是出于平战转换、战训结合的考虑,以适应当前的国际环境和未来作战对军队作战能力提出的需求。
“军-旅-营”结构对于中国军队来说并不是全新的。1985年的大裁军时就做过尝试,作为独立兵种编制、隶属于大军区的部分坦克师、炮兵师、高炮师等技术兵种改制为旅编入集团军。但不同于这些支援部队的“师改旅”精简,摩步旅的编制目的是为了平时“模块化编组”,战时“扁平化指挥”,其体制有“指挥结构横宽纵短,专业兵种比例大、门类齐全,基本作战单位合成程度高”等特点。相对师和团,旅-营减少了中间指挥管理层次,提升了作战效率。
“军-旅-营”体制不单单是压“扁”了作战指挥层次,还要增加直属下级分队的种类和数量,以达到战术合成的目的,也是所谓的“平”。摩托化步兵旅高度合成化,它包括了装甲兵、导弹兵、防空兵、身管炮兵和火箭炮兵、工程兵、防化兵和通信兵等诸多兵种,能独立应用于小规模作战或短促的高强度作战,提高了作战经济性。
如果按传统的观点观察摩托化步兵旅的建制,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得到超常加强的步兵团,它在步兵团的基础上加强了1个步兵营、1个高炮营和1个坦克营,还有相当规模的战斗保障部队。详细
摩托化步兵旅大大加强了保障部队,这也是出于加强步兵旅独立作战能力的考虑。以前至少在步兵师一级才会有工兵营、修理营和通信营的完整编制。
对于通信营,根据分析,很可能是编入了电子对抗分队和技术侦察分队,加上无线连和有线连,这些业务技术上相近的分队合并编成一个通信营。
在工兵营里,可能会编有火箭扫雷分队(火箭布雷可以由火箭炮营来完成)、舟桥分队、清障分队、爆破分队、筑城分队等等,有些旅的工兵营还也编入防化连,称为工化营。战时条件下这些分队大部分往下配属,在一线展开使用,少部分留作预备队留置旅部。
而作为后勤保障分队的修理营则可能与属于作战保障分队的通信营、工兵营有所区别。区区一个步兵旅,不一定有太多的高技术装备需要一个营来修理。估计其要承担更多的后勤保障任务。旅属的运输(汽车)连也有一定的可能被编入修理营。
此外,在战时条件下,旅侦察连、通信营的技术侦察连、高炮营的雷达连,还有防化分队的侦察力量都会全部或者部分接受旅司令部侦察股的指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