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010-88029730
西安:029-89297850
永做强军路上的开路先锋——记陆军第72集团军某旅“工兵红一连”的强军故事
陆军第72集团军某旅“工兵红一连”担任的某归纳练习场施工现场同气候相同炽热:挖掘机、推土机等十几台工程机械分两个作业区同步施工,自卸车来往络绎转运土方。
操作手无一例外都戴着“党员突击队”的赤色袖标,在工程机械军绿色涂装的烘托下格外显眼。
“一定要赶在入梅之前完结第一阶段施工使命。”正在现场指挥的连长刘长阔和主干商议调整施工方案,汗滴流进眼角,他下意识眨了下眼,“早一天竣工,练习场就能早一天投入到正常的运用中。”
1930年,、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安源矿工为主体,创建了人民军队第一支工兵连。
连史馆内,一幕幕战役场景似乎就在眼前。长征时期,面临乌江天险,连队日夜不休赶制竹筏、编制竹筐,冒着刀光剑影架通浮桥;金沙江上,连队用7只小木船运送赤军,接连奋战9天9夜。
荣誉归于曩昔,如安在强军新征途上再立新功,是连队党支部一班人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为此,连队党支部活跃谋划“寻根之旅”活动,引导官兵学连史,当传人,立新功。
斜度超越40度,笔直高差20多米。一次演习中,一道“坎”横在了一连面前。
上级赋予连队的使命是:以最快速度拓荒架桥渠道,为架桥车作业创造条件,为后续部队翻开通路。
斜度挨近配备作业极限,稍有失误就有或许呈现配备倾覆的风险。三班长、党员张静自动请战,接下了这块“硬骨头”。
山坡上的施工便道仅比挖掘机履带宽几十厘米。张静操作数吨重的挖掘机“挥舞着长臂”,一米一米地向前整理土方。
“战争年代,前辈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咱们要做新时代的开路先锋。”张静说。
2023年11月,集团军安排整建制英模连队交锋。正在履行某施工使命的一连授命出战,与特战斥候、两栖劲旅等“强敌”同台竞技。
“工兵和步卒拼体能,和特战比归纳素质,能行吗?”兄弟部队的疑问反而激发了连队官兵的血性:“工兵红一连”没有完结不了的使命!
在确保施工使命工期不变的前提下,全连每周安排3次以上装备5公里练习,分级分批安排各课目精练,党员主干与成果靠后的结对帮练。
38岁的一级上士、党员曾德平记住,那一段时刻每天都要自主加练至少2小时:“我是老兵,体质不占优势,可是相同可认为连队做榜样。”
在终究的交锋中,一连整建制经过查核,获得战场机动课目满分、装备5公里课目军种旅第一名的好成果。
“诞生在燎原之火的井冈山上,汇聚在铁锤镰刀的旗号周围。咱们是开路先锋,咱们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工兵红一连”的连歌响彻在交锋场上。